职业病评价小编翻阅资料整理如下:氨气,无色气体,有刺激性恶臭味。分子式NH3。分子量17.03。相对密度0.7714g/l。熔点-77.7℃。沸点-33.35℃。自燃点651.11℃。蒸气密度0.6。蒸气压1013.08kPa(25.7℃)。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破极限16~25%(最易引燃浓度17%)。氨在20℃水中溶解度34%,25℃时,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%,在甲醇中溶解度16%,溶于氯仿、乙醚,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。水溶液呈碱性,0.1N水溶液PH值为11.1。
液态氨将腐蚀某些塑料制品,橡胶和涂层。遇热、明火,难以点着而危险性较低;但氨和空气混合物到达上述浓度规模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破,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,则危险性更高。与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反响放热,混合物可到达欢腾。
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:乙醛、丙烯醛、硼、卤素、环氧乙烷、次氯酸、硝酸、汞、氯化银、硫、锑、双氧水等。
消防措施
消防人员有必要穿戴全身防护服。切断气源。用水坚持火场中容器冷却。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。
储运须知
包装标志:有毒气体。副标志:易燃气体。包装办法:耐低压或中压的钢瓶。储运条件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良好、不燃结构建筑的仓库。远离火源和热源。设备都要接地线。与其他化学物品,特别是氧化性气体,氟、溴、碘和酸类、油脂、汞等阻隔储运。平时查看钢瓶漏气情况。搬运时穿戴全身防护服(橡皮手套、围裙、化学面罩)。戴好钢瓶的安全帽及防震橡胶圈,避免滚动和撞击,避免容器受损。
泄漏处理
处理泄漏物有必要穿戴全身防护服。钢瓶泄漏应使阀门处于顶部,并封闭阀门。无法封闭时,应将气瓶浸入水中。
触摸时机
用于制作硝酸、炸药、合成纤维、化肥;也可用作制冷剂。
侵入途径
氨气首要经呼吸道吸入。
毒理学简介
人吸入LCLo:5000ppm/5M。
大鼠吸入LC50:2000ppm/4H。小鼠吸入LC50:4230ppm/1H。
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,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。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。
人触摸553mg/m³可发作强烈的刺激症状,可耐受1.25分钟;3500~7000mg/m^3浓度下可当即死亡。
临床体现
急性中毒: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呈现流泪、咽痛、声响嘶哑、咳嗽、痰可带血丝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可伴有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吐逆、乏力等,可呈现紫绀、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、呼吸率快、肺部罗音等。严重者可发作肺水肿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粘膜坏死掉落致窒息,还可并发气胸、纵膈气肿。胸部X线查看呈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周围炎、肺炎或肺水肿体现。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。
误服氨水可致消化道灼伤,有口腔、胸、腹部痛苦,呕血、虚脱,可发作食道、胃穿孔。同时可能发作呼吸道刺激症状。吸入极高浓度可敏捷死亡。
眼触摸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引起灼伤,严重者可发作角膜穿孔。
皮肤触摸液氨可致灼伤。
急救处理
吸入者应敏捷脱离现场,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功能。卧床静息。及时观察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片变化。给对症、支持医治。防治肺水肿、喉痉挛、水肿或支气管粘膜掉落造成窒息,合理氧疗;坚持呼吸道通畅,使用支气管舒缓剂;早期、适量、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,如可按病况给地塞米松10~60mg/d,分次给药,待病况好转后减量,大剂量使用一般不超越3~5日。注意及时进行气管切开,短期内限制液体入量。合理使用抗生素。脱水剂及吗啡应慎用。强心剂应减量使用。
误服者给饮牛奶,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。对症处理,参见<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>。
眼污染后当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。参见<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>。
职业病评价,皮肤污染时当即脱去污染的穿着,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。参见<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>。
下一篇: 餐具消毒柜不插电?这和虚设毫无区别